舞台劇《狂揪夫妻》《季節限定的花火》、電影《Inside Out》《哪一天我們會飛》《Revenant》《Deadpool》

似乎越來越懶了……

《狂揪夫妻》/ 神戲劇場 (20-08-2015)

坦白說,個人覺得一般。演員演技很好,但劇本一般,只是四個人在爭吵,與其說劇情,倒不如說是一個純演技的表演。一直吵一直吵,離場時有點疲累。

《季節限定的花火》/ 聯校舞台大搞作 (19-09-2015)

為支持某同事兒子而去看,年輕人的舞台。藝術性未必很高,但也許自己還是有點「大唔透」,很對我的口味。

《Inside Out》,港譯《玩轉腦朋友》 (20-09-2015)

可能是近年來最有深度的動畫電影,而事實上也很好看。聽說是 Pixar 眾多作品中做了最多研究和資料搜集的一部,而所宣揚的訊息,雖必然是正面但大概也和以往的不同。

《哪一天我們會飛》(07-11-2015)

純港產電影。本來沒打算去看,因不是楊千嬅和林海峰的 fans,但剛巧有空和見是導演黃修平新作所以支持一下。未算很好看但內容貼近現實,概念正面亦帶出反思。

《Revenant》港譯《復仇勇者》(08-01-2016)

里安納度再次挑戰奧斯卡之作。畫面壯麗,但內容有點悶,因為主角怎也死不去……我甚少會在看戲中途看手錶,但這電影是其中之一。也許是高質素的電影,但我不向朋友推介。寫這段感想時正是奧斯卡頒獎禮前夕 (28-02-2016),祝里安納度好運吧。

《Deadpool》(27-02-2016)

沒記錯的話是第一部我主動去看的超級英雄電影。一直覺得這些英雄人物還是留在動漫畫比較好,所以沒有去看真人版電影 (連我小時候很喜歡的蜘蛛俠都沒有去看),而這次會感興趣,完全是因為這個角色非常出位破格,雖然內容血腥和充滿粗口,但看著這「抵死」的角色邊說廢話邊打壞人,也是挺過癮的。

《Jurassic World》

《Jurassic World》,旺角百老匯 (04-07-2015) with C小姐

jurassic-world-logo

可能因為生活狀況改變了,看戲的類型也有不同。我不記得當年有沒有看《侏羅紀公園》系列,不過即使有恐怕也不在戲院看。

今天這《Jurassic World》,還是傳統商業片,大格局、簡潔的情節、精彩動作場面。我不敢說這電影內容沒有深層意義 (例如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不過重點還是在其娛樂性吧。

的確,這電影為觀眾帶來了很爽快的官能刺激,而我也覺得值回票價。

《Begin Again》、《衝鋒車》、《The Pianist》、《深夜食堂》

原來我近大半年只看過四齣戲。

《Begin Again》,港譯《一切從音樂再開始》,UA The One (13-09-2014) with Kanny
《衝鋒車》,荃灣百老匯 (04-04-2015) with C小姐
《The Pianist》,港譯《鋼琴戰曲》 (03-05-2015) ,在家看
《深夜食堂》,旺角百老匯 (31-05-2015) with C小姐

  
BA_finalposter_1407833699

《Begin Again》是一套非常值得去看的電影。可惜當時看完很忙,然後又發生了點事,都沒有時間好好去記下那時的感覺。總的來說是很清新的一齣戲,而且喜歡音樂的人大概不會錯過吧。

  
衝鋒車

《衝鋒車》是即興去看,話說回來我好像沒怎麼看過午夜場。這算是可輕鬆一看的電影,有一點胡鬧,但又未至於無厘頭,是一齣有點港式味道的喜劇,只是不知為何電影中某些動畫特效好像有點怪怪……

  
IMG_8773

《The Pianist》也算是數年前一齣經典吧?那時我沒有看到,今天再次以另一個角度我曾讀過的歷史。戰爭當然慘酷,但也許因為自身一些問題,我對主角要一個人逃亡匿藏那種孤獨感受特別深。

  
深夜食堂

《深夜食堂》可說是自《Begin Again》之後我很期待的一套電影 (其實也有其他電影想看如《Kingsman》但沒有很大動力),可惜似乎還是短短半小時一集的形式更適合《深夜食堂》,而且咖哩飯那一段坦白說真的有點悶。不過整體而言對於真的喜歡《深夜食堂》的我來說是還可以的,就只苦了在身旁陪我看的那位,哈哈,謝謝。

《失戀急讓》、《看見台灣》、《LUCY》

八月完結前看了三套電影:

《失戀急讓》29-08-2014 @ UA iSquare with Kanny
《看見台灣》31-08-2014 @ 百老匯電影中心
《LUCY》31-08-2014 @ 百老匯荷里活

  
TF_RPoster_f_1407210241

《失戀急讓》絕對是為了張家輝才去看的,可惜整體感覺一般,雖然故事不是沒趣 (只要能具體說出香港社會問題而讓人有同感就可以了),但情節鋪排似乎不太流暢,有些地方讓人覺得「夾硬來」。有朋友看完後說它是爛片一套,我卻覺得還不至於,至少它還反映了一些東西。看完後笑笑好了。

  
BeyondBeautyTaiwan_hkposter_1402285006

《看見台灣》想不到它原來拍得這樣沉重,我最初以為它只是用一個新的角度去展現台灣漂亮的一面。事實上電影包含了很多活生生的社會事實,這讓人更立體地了解台灣,亦使人再次反思自己的生活習慣。

  
lucyposter1

《LUCY》是一個人看完《看見台灣》後才打算順便在當天看的戲。這電影可說是頗具爭議性的,這有人說這電影「九唔搭八」,或說它是「Cult片」,亦有人說它很有哲理性,我只能說:你看到什麼就是什麼。有朋友告訴我有很多男性朋友都對這電影有興趣,大概是因為女主角吧 (Woody Allen《Vicky Cristina Barcelona》中的Cristina!),反而我的興趣是看「如何表達人可以 100% 運用大腦」。說到底電影好不好看?我又說不上,因為我似乎沒有完全看懂整套電影,不過當中也有一些概念值得我們思考。

《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

《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香港藝術中心 agnes b. 電影院 (15-08-2014) with Susan

URS08_1405593553
(電影還未正式上映,此乃導演版)

再一次受友人邀約,去看別人的青春故事。

之前也稍為留意這電影,但看過之後似乎和自己想像有點出入。怎麼說…… 曖昧是這樣子嗎?我覺得情景的設定上是真實的,但角色們的看法和行為我倒是會想「會有這種人 / 真的會這樣做嗎」,或許可能是每個人對曖昧的看法都不同吧。

播畢電影後導演麥曦茵與觀眾對話,她說到除了有愛情上的曖昧外,其他感情或事業上都會有「曖昧」,就如年輕人事業上因上司、社會因素等原因而對前景不明朗也是一種曖昧狀態。這是沒有錯,不過我覺得似乎沒有必在電影中把「曖昧」用這種廣義來解釋,因為會把焦點模糊了。

有一點我頗喜歡的是大部份角色都是由比較少在螢幕看到的年輕演員擔任,對觀眾來說是很有新鮮感的。

《Chef》

《Chef》,港譯《滋味旅程》,AMC Pacific Place (11-08-2014) with Kanny

chef-movie-poster-2014

非常不錯的一套戲。

外國有影評 (忘了在哪裡看到) 說這電影能找回你的 passion,我很認同。

雖然故事結構簡單,拍出來卻趣味十足,而且態度正面,如果為消遣娛樂而走進戲院去看這戲絕對有驚喜。

不過只是想不到 Robert Downey 和 Scarlett Johansson 的戲份這麼少 (其實只是客串吧?),不過感受著西班牙風格 passion (熱情) 襯托下的 passion (熱誠),這些都沒有所謂了。

《杜老誌》

《杜老誌》,英皇娛樂
2014 年 7 月 26 日,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IMG_4942

  好像是第一次花這麼多錢去看舞台劇。

  這劇最能吸引人進場的,恐怕就是梁家輝、劉嘉玲、謝君豪這三大演員,而事實上大概也是因為他們朋友才提議看這劇。

  劇分三幕,說著一個騙局故事。故事上這劇是不錯的,起承轉合流暢,適當的懸疑,而且有細節是環環相扣的。但怎樣也好,這劇的重點還是在三位主角身上。

  三位之中我認為梁家輝的演出是最精彩的。第一幕他看似非常內斂,到二三幕我才想這也許是在醞釀的,因為第一幕中他只是一個鮮明的好人,第二幕他的形象開始變得複雜具體,到第三幕才是重點,尾段他逼於無奈簽名整個動作充滿張力,這一刻這個角色終於完滿了。所以我覺得梁家輝的發揮是相當充分的。

  相對地劉嘉玲和謝君豪稍為有點大材小用。劉嘉玲在第一幕尾段的演出是有張力的,但第二三幕相對較淡。謝君豪則只是演一個騙子,雖然他有演技但似乎沒有讓他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因為他似乎有點簡單。我在看劇途中偶爾會想到曹禺的《日出》和電影版《大亨小傳》,謝君豪的角色難免被我用來與《大亨小傳》的 Gatsby 作比較,我覺得 Gatsby 與鄒世昌 (謝君豪的角色) 是有很多共同之處的,但 Gatsby 有很多心內掙扎 (因為他有 Daisy 這個死穴),鄒世昌似乎只想一心求財,不過謝君豪也表現了那狂妄。

  至於舞台方面,從佈景看得出就是華麗,即使是後巷和茶餐廳也看得出很認真,不愧是千萬製作。

  坦白說只看演員陣容是很叫座的,但到底值不值,就看你願意付出多少來一睹他們的風采。

《聽見下雨的聲音》、《魔警》

五月最後一天了。

這個五月發生了些事,不是忙 (不論是心理上或是實際上),就是沒精神 (還有懶),整個月幾乎沒有寫過什麼。四月底看了兩齣戲,現在就記一記。

听见下雨的声音【2014柯有伦、韩雨洁、徐若瑄、释小龙、徐娇爱情大片】

《聽見下雨的聲音》是自己在家裡看的,會看這電影原因有二:一,想找齣比較輕鬆的戲來看;二,導演方文山。方文山寫的詞很多都很有詩意,這在電影中都可看得出,不過好不好看、會不會太賣弄文藝,恐怕就見仁見智了,但我總算在電影中聽到了青春的聲音。

  
TDW_MainPoster_1_1396497807

《魔警》是跟朋友去看,個人覺得算是不過不失吧。電影重點是吳彥祖的發揮,不過電影本身似乎沒什麼 implication,就只是一個以數年前社會上一個事件為靈感的故事。另外有一點比較失望的是張家輝雖然也是主角但他的戲份太少了,在劇中其實他很早就死了。

《The Philosophers》

《The Philosophers》,港譯《末日公投》,UA Megabox (05-04-2014)

The_Philosophers_HKposter_20131227_1388725473

  又一齣趕在落畫前自己一個去看的戲。

  在香港的票房好像不怎麼樣,這電影對大部份香港人來說太另類嗎?

  顧名思義,看標題就知道這電影是有關哲學討論的。一群哲學學生,在某些假設前提下,討論和決定誰生誰死。多年前我也曾在網上看到一些類似的文章或故事,經常都想如果真的要面對一些生死決擇時可以怎樣做,但想到底其實都是無計可施。我會覺得與其要放棄別人,倒不如放棄自己,這剛巧與電影女主角在「第三次末日」的做法有點相似,不過我非自我犧牲的偉大,只是想內心覺得好過一點而已。

  我認為電影的重點,正是哲學中一個很基本的問題 ── 理性與感性。有些人或事物在社會中有一些實際 (或可以量化) 的功效,但這些實際的是不是就是一切?其實不論是在電影中或在現實生活中都可以看得出,生活沒有了一些「不切實際」的人和事,都是苦不堪言的。

  看完這電影我發現原來它跟我在看之前的想像很不同,首先是形式上,我以為是那群學生是真的置身末日而非在做實驗,可能是預告片有點誤導了我;另外就是結局有點出乎意料 (但難說是好還是不好),不過如果我在主要內容沒有解讀錯這電影的話,結局就是再次強調:欠缺了某些事物,即使生活無憂但也只是行屍走肉。